9月7日上午,2025年秋季学期第1期年轻干部“加强政治训练、提升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2班课堂内,学员们围绕“年轻干部应怎样强化‘五个意识’,切实扛起支点建设战略使命”主题,结合工作实际与典型案例,展开深度交流研讨。
“年轻干部,要做到事不避难、义不容辞。”学员吴佩龙以《锻炼过硬能力素质 在支点建设中担当作为》为题,分享了疫情防控期间的体会和感悟。他说,疫情防控期间,让他体会到,什么是为民服务的意识和担当;什么是忘我工作和勇于奉献的精神。让他懂得年轻的党员干部,要牢记使命,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人民至上;要强化担当意识,关键时刻豁得出去、顶得上,锻造担当的“铁肩膀”。
如何以创新思维破解监督难题?学员王俊日以《统筹监督力量构建学校“1+6”大监督格局》为题,分享了鄂州职业大学纪检监察部门的实践探索。他说,要善于统筹整合利用现有有限监督力量,解决部门单打独斗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创新大监督工作运行机制,提升大监督工作高质高效开展。打破原有监督运行模式,从实际出发,创新监督运行模式,激励职能部门及监督人员切实履行监督职责,提升监督质效。
聚焦产教融合与支点建设的结合点,学员张磊以《深化产教融合 服务“支点建设”》为题,介绍武汉职业技术大学紧盯湖北产业发展,围绕产业办专业;紧盯企业岗位需求,校企协同育人才;紧盯重点改革任务,多方联动建平台;紧盯科技创新服务,科教融汇促发展。他说,对职业本科教育而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具有“高阶融合”的特点,对比高职专科教育,职业本科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度、层次和水平均有所突破和提升,要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为支点建设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能干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更是支点建设的保障。学员刘文波以《行胜于言 法大于权,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价值意蕴和精神解读》为题,从《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内容、重大意义以及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形势展开。他说,《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确定为法律制度,以期用法治力量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标志着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落实这部法律,不仅要“知法”,更要“用法”,以法治环境的优化,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为湖北支点建设注入更强劲的市场动能。
整场研讨中,学员们从不同岗位、不同角度,谈认识、讲做法,让“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担当意识、创新意识、底线意识”的内涵愈发清晰。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研讨中的思考转化为履职实践,以“五个意识”为引领,为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年轻干部的力量。
湖北日报讯(记者黄璐、通讯员毕延涛)